转眼回归已20个年头的香港,很多地方都改变了,这种变化在港片里表现的最为明显。古惑仔、帮派、僵尸、赌侠、暴力美学......这些带有鲜明港味的标签和符号已不复存在。今天的香港电影,更多的是与内地市场混合的产物。学生时代记忆里,我们从一摞DVD中窥探到的那个旺角,如今也俨然一个陌生的新世界。
上世纪80年代,香港电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成长起来,为中国影坛带来了新鲜的生命力和深远的影响。1979年,一群电视台出身的年轻导演——以章国明的《点指兵兵》、徐克的《蝶变》、许鞍华的《疯劫》和翁维铨的《行规》为代表,掀起了一场香港电影新浪潮运动。他们本着对电影的热诚,以及年轻人特有的创意和社会触觉,拍出不少充满个人色彩的电影作品,其全新的思想内容、美学语言和技术手法,为香港电影打开崭新的一页。
80年代、90年代的港片代表作:
李连杰《少林寺》、吴宇森《英雄本色》《喋血双雄》、关锦鹏 《胭脂扣》、刘伟强《古惑仔》、程小东 《倩女幽魂》、许鞍华《投奔怒海》、刘镇伟《大话西游》、王家卫《东邪西毒》《阿飞正传》、《重庆森林》《旺角卡门》、周星驰《破坏之王》《唐伯虎点秋香》、刘观伟僵尸系列、黄百鸣《开心鬼》《家有喜事》系列喜剧、林岭东《监狱风云》系列电影......
随便一提都是如雷贯耳的名字。在香港经济腾飞的背景下,电影行业一度攀上辉煌的顶峰。研究数据显示,从上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,港产片的市场占有率便稳定在50%左右; 而从1982年直到1994年,这一期间的港产片持续包揽了六成以上的份额,并在1992年触及94.6%的历史峰值;这一波热潮也带动香港整体票房触及15.5亿港元的高点,成为影迷记忆中的“光辉岁月”。
大量的电影人才、宽松的本土文化和势头迅猛的经济,这些铸就了港片的黄金时代,也锈刻出我们挥之不去的香港印象。
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的怀抱,这一年也是香港电影集中爆发的一年。
黑马电影《香港制造》一鸣惊人,创造了低成本电影的票房历史。主人公跌入生活的泥淖,始终抓不住希望。青春现实的残酷让人唏嘘,这似乎也是当时底层香港青年的缩影。
韦家辉执导的《一个字头的诞生》,将黑色幽默玩到极致,关于宿命,关于选择,相信没有哪部电影能比它诠释的更透彻。“影响人生命运的选择,不是在某个重要的关头,某些很大的事情上,而是在一些很无谓的事情上。”
麦当杰揭示台湾政治金钱色情交易的《黑金》也轰动一时;
而《春光乍泄》里黎耀辉转身奔赴新生,不再回头,似乎预言着港片的辉煌时代也一去不复返。
随着好莱坞大片的强势崛起,90年代中后期资金撤离、亚洲金融风暴,以及盗版的猖獗,港产片受到猛烈冲击,步履愈发艰难起来。从1992年的12.4亿港元(含内地合拍片),一路下降到15年后2.2亿港元,累计跌幅达到80%。虽然随后开始缓慢反弹,但直到2015年也仅恢复至3.84亿港元,市场份额仅有20%,巅峰时期的香港电影,年产能高达300多部,而2015年纯港片只有51部。
而这一时期的香港电影也陷入困顿的境地。2001年星爷的《少林足球》可以说是一部救市之作;
随后的《无间道》也稍微让观众浪潮澎拜了一阵。《头文字D》交给当时的小鲜肉们——周杰伦、陈冠希、余文乐来演绎神采飞扬、酷爱漂移的少年,倒像是顺应市场的妥协。除此之外,各种千篇一律的套路和看似枯竭的创意,使港片乏善可陈。
2003年对于香港电影来说是个转折点。中央政府和香港特区政府签署了《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》。随后,广电总局颁布了三个关于合拍片的新规定(即《电影制作、发行、放映经营资格暂行规定》《中外合作摄制电影片管理规定》《电影剧本(梗概)立项、电影片审查暂行规定》),从制作到发行放映各个环节都放开了政策上的限制。
也正是从那时候开始,内地电影的市场化改革启动,一批民营的电影公司开始出现。
本土市场的萎缩,促使大批香港影人北上,与内地电影公司展开合作或是选择到内地拍片,寻求更宽广的市场和生机。
王晶、陈可辛、徐克、许鞍华、刘镇伟、周星驰......一大批曾经在香港呼风唤雨的重量级导演,进军内地开创电影事业的第二春,并交出了可喜的票房答卷,续写个人神话。
这些导演在经过了短暂的摸索期后,很快找准了使港片重现生机的方法。一方面坚持保持香港电影的特色,让港产的枪火片、文艺片依旧是那么地道,有传承;另一方面积极调整适应内地行业发展的规矩要求,摸索着如何磨合与实现共赢。
回归那年两地合拍电影只有7部,2016年两地合拍电影已经达到43部,2016年中国电影票房排行榜前十名有六部国产片,六部国产片中有五部是合拍片,票房超过130亿。当前内地与香港的合拍片已成主流,但在合拍片里仍能看到属于香港的味道和痕迹,这种特色并没有失去。
陈可辛是第一个在内地设立工作室的导演:“好莱坞近一半的明星和大导演都是澳洲来的,但澳洲没有电影市场。在澳洲,只要稍微红一点的电影人都会被吸到好莱坞,因为他们都讲英语。内地和香港都讲中文,我肯定会被内地吸引过去。虽然这些年在内地拍得很苦,但的确拓宽了自己的路。真的不能想象,要是没有内地市场,我现在会是怎样?”
他监制的《十月围城》上映期间,《人民日报》发表过一篇评论,称它是一部“好看的、有情怀的、优质的中国式大片”,表示香港电影人在“北上”的过程中逐渐找到了占领内地电影市场的秘诀,“内地电影人也应该向香港电影人学习,在自己所熟悉的‘国家叙事’、‘革命叙事’的基础上,借鉴和化用香港类型电影的传奇化叙事、民间叙事,使其成为真正市场意义上的主流电影”。
此后的《中国合伙人》、《亲爱的》,展现小人物的悲喜和挣扎,票房口碑皆爆棚。香港导演摸清了内地观众的脉搏,愈发轻车熟路。甚至对于主旋律题材的大片,也胸有成竹。内地投资人更倾向于使用港人制作班底,敏锐的商业触觉可以使一部主流价值观的片子也变得好看。
许鞍华的电影新作《明月几时有》正在热映,这是一部讲述香港抗日史上“东江纵队”的主旋律题材作品,和徐克的《智取威虎山》、林超贤的《湄公河行动》并称为“博纳红色三部曲”,并被打上“香港回归20年献礼片”的标签。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90周年的献礼之作,不日将要上映的《建军大业》专门找了香港导演刘伟强亲自执导。
香港电影历经沉浮生存至今,其原因在于港人导演们没有故步自封,将自己束缚在日趋狭小的香港市场,最重要的是他们不拘泥于本土视角,而在电影中找到共通的价值观,拍出来的片子能被内地观众所接受。
这种融会贯通的本领应是每个影视创作人必不可少的技能,也是获取最大观众群的有效方法。美视出品制作的《大梦西游》系列网大——口碑点击“比翼双飞”,在爱奇艺掀起一阵西游热就是最好的说明。
即将于7月23日登陆爱奇艺的《大梦西游3女儿国奇遇记》,在传承经典的同时添加了一些新的现代元素,既适应当下年轻人的口味,又保留名著的核心内涵以及整体风格的连贯一致。“若是原汁原味表达这个故事,会让观众觉得墨守成规,一成不变。没有什么新意的东西,凭什么吸引来影迷呢?所以我们新瓶装新酒,用符合当代价值观、又被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包装,更多聚焦在挖掘主角人性的一面上,用现在的思维方式去诠释主角的心灵磨砺之路。”美视影视内容总监叶统如是说道。
回归后的香港逐渐被内地影响着,水乳交融又相互碰撞的两种文化,势必使百折不挠、永不止步的香港电影,迈入更宽广的格局,焕发新的生机。我们有信心期待着港片重现上世纪的辉煌。